隨著醫療機構對中選限量產品的重新自主分配,二次報量工作即將啟動,世格賽思全線產品均滿足二次報量要求。憑借產品質量與性能,世格賽思成為二次報量的理想選擇。其產品覆蓋4個價格檔位,能夠滿足各級手術需求及各區域醫院的收費標準,展現出強大的市場適配能力。
世格賽思將持續推出更多創新型外科器械,包括多自由度超聲刀,以及神經外科、心臟外科、消化內科、甲狀腺外科和兒科等領域的專科超聲刀。公司將攜手合作伙伴,秉承創新理念,深耕超聲刀領域,不斷提升產品質量與技術水平,推動超聲刀技術的普及與應用,為實現進口產品替代貢獻力量。同時,世格賽思將始終致力于為廣大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精細的醫療服務,助力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智能算法提升手術安全性、精密性及操作效率,為臨床帶來質的飛躍。寧夏切割凝血超聲刀
技術:霧化技術霧化設計,世格賽思醫療通過優化刀頭設計、霧化位置、噴射方向,霧滴粒徑,控制算法等實現了的術中煙霧控制。通過臨床實驗對比,世格賽思的超聲刀所產生的霧氣遠低于國內同行,略高于進口品牌。未來趨勢|市場規模據相關數據顯示,國內超聲刀的年銷售數量從2015年10萬個到2019年的60萬個,據此數據預測,到2024年超聲刀的銷售數量將達到350萬個。2015年超聲刀的銷售金額為,據此數據預測,到2024年超聲刀的銷售金額將達到60億元左右。隨著國內超聲刀迅速崛起,與進口超聲刀的市場份額相比,銷售數量從2015年的,據此數據預測,到達2024年將達到53%,國內超聲刀的市場份額將超過進口品牌。全球銷售超聲刀規格超聲刀的優勢在于其快速止血和減少手術時間。
目前超聲刀主要應用于切割凝血(軟組織超聲刀)、切骨(超聲骨刀)、白內障乳化(超聲乳化吸引刀)、肝膽吸引(超聲乳化吸引刀)、美容(超聲乳化吸引刀)、清創(超聲清創刀)等。在外科手術中,超聲刀是一種超聲波解剖裝置,用于破壞、分解或凝固組織,尤其是水或脂肪含量高的組織。該設備通過使其接觸的組織空化來工作,旨在同時切割和凝固長達5毫米的組織和血管。超聲波手術刀的主動刀片每秒振動55,500次,在與組織接觸時產生摩擦熱。由于這種摩擦熱,組織中的蛋白質變性成一種稱為凝結物的粘性材料,以密封血管。因這種手術方式不易損傷周圍的血管神經等,醫用超聲刀又被稱為"超聲切割止血刀"。
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微創手術醫療器械90%都依賴進口,2013年,內窺鏡微創手術配套器的規模為216.62億元,到2020年已經達到743.42億元。今年上半年,受影響,醫療器械耗材國外內市場均受到重大影響。隨著的有效控制及各項醫療工作的有序恢復,接下來,醫療器械耗材領域必將迎來新一輪的增長。2021年,除了整機國產化的超聲刀系統即將面世,世格賽思醫療內窺鏡腹腔穿刺器也將進入量產。此外,血管結扎夾子、智能全電動吻合器等微創領域一系列其他產品的研發工作也正在加快進行當中。在腫物切除手術中,超聲刀能精確切除病變組織。
超聲骨刀只會對特定硬度的骨組織進行破壞,比如說微創脊柱手術、開顱手術、骨折修復術等,都能夠很好的進行手術,而不損壞軟組織,什么意思呢?當超聲骨刀碰到硬度高的骨組織時,就會進行直接切斷,可要是緊挨著的肌肉、神經等都能夠做到毫發無傷,不可謂不神奇。超聲骨刀比傳統的骨科醫療器械相當有優勢的,就是不對肌肉和神經等組織造成傷害,無論是多的醫生,在手術上操作傳統的鋸骨刀時,都難以避免可能會產生一定的意外,可能會讓鋸骨到軟組織,而這些問題有了超聲骨刀以后就不用再擔心了,即使不小心碰到了軟組織,也不會造成損傷,增加了手術成功率,也能讓患者少受點痛苦,恢復的更快一些。碰撞一旦發生,系統立即剎車響應,防止器械損壞與術野事故。河北腹腔超聲刀
超聲刀減少對周圍組織的損傷。寧夏切割凝血超聲刀
超聲刀雖然叫刀,但是它并不是真的刀,而是一種高能量聚焦超聲儀器。超聲刀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電致伸縮效應或磁致伸縮效應,將超聲電能轉換為機械能,通過變幅桿的放大和耦合作用,推動刀頭工作并向人體局部組織輻射能量,從而進行手術。超聲手術刀振動系統由壓電換能器、變幅桿、刀頭三部分組成:壓電片由預緊螺釘固定,將電源的電能轉化成振動機械能;變幅桿通過將超聲能量聚集到較小面積上來放大機械振動的位移或速度,其外形具有指數型、階梯型、懸鏈線型以及復合型等不同型式;刀頭輻射聲能,將人體組織切斷或乳化并利用負壓吸出體外。寧夏切割凝血超聲刀
世格賽思專注于微創外科技術及其創新應用,構建了醫用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和人工智能算法等三大技術平臺,形成外科器械和外科耗材兩大產品線。公司成功攻克醫用高性能鈦合金材料、高性能壓電陶瓷材料及智能超聲高頻外科手術系統人工智能算法等關鍵技術難題,推出了智能超聲高頻手術系統和多款植介入外科創新耗材。目前,公司牽頭承擔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1項、工信部揭榜掛帥項目1項、深圳市技術攻關重點項目1項,已發表多篇國際高水平學術論文,申請國內外專項超過160項。我們始終秉持“改善人類的健康與生活質量”的使命,堅持以臨床需求為導向,賦能醫生,造福患者,致力于“成為全球可及的外科創新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