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述限位部朝向所述凸起的內側面開設有環狀的卡接凹槽,所述凸起轉動嵌套于所述卡接凹槽。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凸起轉動嵌套于卡接凹槽,凸起與限位部配合卡接,限制連接件與連接頭之間的軸向運動,不易產生連接頭從連接件的連接腔中滑出的情況,使注脂過程更加穩定可靠。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主體朝向所述注脂端的側面固定安裝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注脂端的外側。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注脂端與齒輪軸外側壁的注油孔螺紋連接,使得注脂頭與齒輪軸穩定連接。密封圈與齒輪軸的注油孔處的外側壁抵觸,進行密封,不易在注脂的過程中產生油脂從注脂端與齒輪軸的注油孔的連接處泄漏的情況。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連接件的外側同軸固定連接有手輪。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操作人員通過轉動手輪使連接件轉動,帶動注脂頭轉動,使注脂端與齒輪軸外側壁的注油孔螺紋連接,手輪給操作人員提供了一個施力部位,更加省力便捷。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手輪的外側壁設有防滑紋。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操作人員用手與手輪的外側壁抵觸,通過轉動手輪使連接件轉動,帶動注脂頭轉動,使注脂端與齒輪軸外側壁的注油孔螺紋連接。辛普洛注脂機憑借高精度定量技術,為設備潤滑提供保障。廣東沖擊鉆注脂機電話
支撐整個工作臺,工作時位于***托臺2下單的氣缸11啟動使連接桿12上升,并帶動頂桿13將定心塊8抬高,使定心塊8上端的軸承9上升直至滾道10緊貼注脂頭6,然后啟動電機14,電機14通過皮帶輪15與傳動帶16進而帶動回轉座17旋轉,從而使定心塊8帶動軸承9,使滾道10位于注脂頭6下端平穩旋轉,然后壓力泵4將油脂注入注脂泵5內部,然后注脂泵5通過注脂頭6均勻的出油,將油脂注入旋轉的滾道10上端,通過設置注脂頭6位于滾道10的正上方,并在工作時使注脂頭6與滾道10的上端緊密貼近,可使注脂頭6所注入的油脂完全覆蓋在滾道10的上端,避免油脂注入到滾道10外部,造成油脂浪費,同時可使滾道10上有足夠的油脂,進而**提高了注脂的工作效率。***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內容*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的簡單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均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工件注脂機供應在化工生產中,蘇州辛普洛注脂機確保設備安全穩定運行。
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輪轂軸承外側注脂機構,包括立柱1,立柱1上端固定安裝有注脂上型安裝板2,立柱1內側下端固定安裝有氣缸安裝板3,氣缸安裝板3下表面固定安裝有氣缸本體4,氣缸安裝板3表面開設有通槽,氣缸本體4輸出端固定連接有頂桿底座5,頂桿底座5上端固定安裝有頂桿本體6,頂桿本體6外側活動安裝有頂桿回轉座7。進一步的,立柱1背側固定安裝有電機8,電機8輸出端固定安裝有皮帶輪9,皮帶輪9外側活動安裝有傳動帶10,傳動帶10內側活動安裝有頂桿回轉座7,皮帶輪9與頂桿回轉座7通過傳動帶10活動連接,電機8工作能夠通過皮帶輪9旋轉工作從而帶動傳動帶10轉動,從而帶動頂桿回轉座7旋轉,從而使頂桿本體6旋轉。進一步的,頂桿本體6整體呈類似花鍵形狀導桿結構設計,頂桿本體6上端外側活動安裝有托臺11,頂桿本體6頂端貫穿托臺11中心點并延伸至托臺11上側。
本實用新型涉及輪轂軸承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輪轂軸承外側注脂機構。背景技術:輪轂軸承是汽車的關鍵零部件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承載重量和為輪轂的轉動提供精確引導,這就要求它不僅能承受軸向載荷還要承受徑向載荷,由于輪轂軸承非常接近地面和高溫的剎車盤等零件,需要適應各種復雜路況及惡劣的行駛環境,因此軸承密封圈必須具備良好的防漏脂性能,同時還必須具有良好的耐熱、防泥漿和污水的性能。但是現有的輪轂軸承相比普通軸承結構更為復雜,一般的輪轂軸承注脂,有兩側端面注脂,有內徑注脂,但是無論是兩側端面注脂或內徑注脂,都有一個問題,就是不能確保油脂100%注在滾道上,為了讓滾道上有油脂,后續的補救辦法一般是勻脂,但即使這樣也會有部分油脂在滾道外,所以為了保證滾道上有足夠的油脂,還需要加大注脂量,造成油脂的浪費。技術實現要素: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輪轂軸承外側注脂機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現有的輪轂軸承相比普通軸承結構更為復雜,一般的輪轂軸承注脂,有兩側端面注脂,有內徑注脂,但是無論是兩側端面注脂或內徑注脂,都有一個問題,就是不能確保油脂100%注在滾道上,為了讓滾道上有油脂,后續的補救辦法一般是勻脂。蘇州辛普洛的注脂機為建筑機械的穩定運行保駕護航。
防止現有人工加油潤滑導致的加油不及時、加油量不準確,從而引起設備零部件磨損、故障。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電池式自動注脂機,一旦通電設置完參數開始工作后,便會按照設定的參數持續不間斷注脂潤滑,故而此自動注脂機適用于長期不間斷工作的設備潤滑。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plc式自動注脂機,分兩種控制模式,分別是類似于電池式和plc脈沖式,無論處于哪種模式工作,注脂機都會隨著所需潤滑設備自身工作而工作(即間斷性潤滑工作),通過副電路板組件6的記憶功能,自動記憶上一次設備停止時的注脂機狀態,并能在下一次設備開始運行時,接著上次的設置狀態繼續工作;故而,適用于對潤滑要求嚴格及間斷性工作的設備潤滑。附圖說明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控制總成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2的控制總成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油杯總成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的n-n側剖視圖;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外部包覆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2的外部包覆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發明外殼的結構示意圖;圖8是圖7的m-m側剖視圖;圖9是圖7頂部示意圖;圖中:1-外殼。電梯設備通過辛普洛注脂機,實現潤滑與低噪音運行。浙江避震注脂機
辛普洛注脂機適配多種規格潤滑脂,滿足不同工況需求。廣東沖擊鉆注脂機電話
自動矯正機構11包括轉盤111、電機112、支架113和光電傳感器114,轉盤111可轉動地設置于工作臺1并位于軸承注脂頭22的正下方,轉盤111連接設置有使其轉動的電機112,光電傳感器114通過支架113可調節地架設于工作臺1并位于轉盤111的斜上方,用于檢測注脂管222與軸承4兩相鄰滾子之間的間隙是否上下對齊;光電傳感器114與電機112的控制器電連接。參照圖2,光電傳感器114根據照射到軸承4兩相鄰滾子之間的間隙的光強度來判斷其是否與注脂管222對齊,當檢測到滾子之間的間隙未對準注脂管222時,則控制器控制電機112旋轉,進而使轉盤111上的軸承4轉動,從而實現自動矯正的目的。將光電傳感器114的安裝角度設置為可調節,是為了配合不同種類或者不同型號的軸承4,目前市場上角度可調節的支架113種類較多,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選擇,因此其具體結構在此不加贅述。參照圖2,在旋轉轉盤111之前,需要使轉盤111和軸承4的軸心線相互重合對齊,確保兩者能實現同步轉動,達到自動矯正的目的。實現兩個物體的軸心線相互重合對齊的方法很多,可根據實際生產需求選擇合適的方案并實施。以下提供兩種大致的方案:其一,可在工作臺1裝配一個步進輸送機(圖中未體現)。廣東沖擊鉆注脂機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