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守安全紅線:寧夏建筑施工塔吊作業注意事項全梳理
在建筑施工現場,塔吊作為垂直運輸的“主力軍”,其安全運行直接關系到工程進度與人員生命安全。近期,某地住建部門對多個在建項目開展專項檢查,發現部分工地存在塔吊基礎積水、操作人員未持證上崗等隱患。本文結合行業規范與事故案例,系統梳理塔吊作業中的關鍵安全事項。
一、基礎穩固:筑牢安全“地基”
塔吊基礎需根據地質勘查報告進行專項設計,混凝土強度需達到設計值的100%后方可安裝。某項目曾因基礎施工未考慮地下水位,導致塔吊傾斜險情,**終耗資數十萬元進行加固。**提醒,基礎周邊應設置排水溝,防止積水侵蝕;安裝前需對基礎平整度、預埋件位置進行復核,誤差不得超過規范允許值。
二、規范操作:嚴守“十不吊”鐵律
塔吊司機與信號工必須持證上崗,操作中需嚴格執行“十不吊”原則:超載不吊、信號不明不吊、捆綁不穩不吊、吊物上有人不吊……去年某工地因信號工誤判構件重量,導致塔吊超載折臂,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超百萬元。此外,起吊重物時應緩慢起升,避免急停急啟;吊物懸空時,司機不得離開操作室。
三、環境管控:警惕“隱形***”
塔吊作業需避開六級以上大風、雷雨等惡劣天氣。某沿海項目在臺風預警發布后,未及時停止塔吊作業,導致塔身鋼結構變形,整機報廢。群塔作業時,需制定專項方案,通過設置高低差、安裝防碰撞系統等措施避免交叉碰撞。同時,塔吊作業范圍內應設置警戒區,非作業人員嚴禁入內。
四、維護保養:從“事后維修”到“預防為主”
塔吊需建立“日檢、周檢、月檢”三級維護制度。每日檢查鋼絲繩磨損、制動器效能及螺栓緊固情況;每周測試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等安全裝置;每月對回轉支承、減速機等關鍵部件進行潤滑保養。某項目通過引入智能監測系統,實時采集塔吊運行數據,提前預警潛在故障,將維修成本降低40%。
五、技術升級:為安全“加碼”
隨著物聯網技術發展,塔吊安全管控正邁向智能化。新型防墜安全器可在0.2秒內觸發制動;鋼絲繩探傷儀能精細檢測內部斷絲;人臉識別系統可杜絕無證操作。某工地試點應用區域防碰撞系統后,成功避免3起群塔碰撞事故,安***率***提升。
結語
塔吊安全是建筑施工的生命線。從基礎設計到智能監控,從操作規范到應急預案,每一個環節都需以“萬無一失”的標準嚴守底線。唯有將安全意識融入血液、將規范操作化為習慣,才能筑牢建筑工地的“空中防線”。